
发布日期:2025-04-12 19:10 点击次数:134
奇石无疑是文玩收藏品与艺术品中门槛最低的品类。然而,也不是随意赏玩的。
对于初学者而言,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即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将奇石某一个点、某一个面的优点无限制地放大,从而忽略了奇石乃是处于一个立体的审美框架之下的收藏品与艺术品。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避免陷入这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审美意识?
这就要从奇石原生状态下的五个基本元素说起。即奇石的石形、石质、石皮、石色和石纹说起。
图片
第一、石形石形,并非如我们单纯看上去的那个造型那般简单。它包含了奇石的点、线、面、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刚柔、畅滞等众多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存在的缺憾,都有可能给这方奇石的整体美观性带来影响。
例如:
灵璧石的一面为石根,亦或一方戈壁石的一面是接地生面,再或者一面饱满的奇石其背部却是平整的,致使这方奇石无法进行多角度观赏,那么这方奇石便是存在缺憾的。
奇石的整体线条不流畅、呆滞乃至缺失,奇石的整体比例不协调,中轴线歪斜,这些皆为这方奇石在石形方面的缺憾。
图片
第二、石质石质,就是奇石所含的矿物成分,这些成分的密度、硬度、韧度、透明度以及矿物颗粒的大小都是影响一方奇石好坏的因素。
例如:
矿物成分颗粒大、密度小的石质就会粗糙干涩,反之颗粒小密度大的则会细腻温润。所以,绝大多数奇石硬度都在5以上,一方好的奇石往往更是密度大,硬度高,硬度透明性俱佳。
图片
第三、石皮石皮是奇石经过自然因素作用后,如山石的风化水浸、水石冲刷搬运、戈壁石的日晒沙磨后,剔除奇石本身原有质地松散部分,保留质地坚韧部分并附着各种外来矿物成分后包裹在奇石表面的一层比奇石内部结构更加细腻光滑的皮。
例如:
戈壁石中的沙漠漆、老皮石,其表面那层油光四溢、细腻柔滑的石皮;最为显著的是当一方奇石发生磕碰后,伤口与其它部分相较,这种有无石皮的差别会愈发凸显。
然而,有一部分奇石,因风化水浸、冲刷搬运、日晒沙磨等作用未能完全奏效,致使这部分奇石未能形成合乎标准的石皮。
图片
第四、石色石色,即奇石的色泽。奇石的颜色或淡或浓、或素或艳、或纯净单一或丰富多彩。不同的色彩能够传递不同的情感,亦能烘托出各异的氛围,展现出别样的气韵。故而,无论何种色彩皆有其可取之处,然而无论何种色彩皆应纯正、纯净。红就应是纯粹的红,黄就应是纯粹的黄,多种颜色相互交织应有序而不紊乱。
例如:
在画面石当中,常常是多种颜色相互交织从而构成画面,颜色的对比务必要鲜明,如此画面方能清晰。倘若颜色不够纯正或者交织杂乱无章,那么画面定然不会清晰。
图片
第五、石纹石纹,乃奇石表面天生自带的纹理。其纹样由粗细、长短、曲直、顿挫、急缓、凹凸、强弱、断连、疏密、交叠、反复以及纹样色彩的色像、纯度、明暗、冷暖等众多因素构成。石纹亦可形成各种图案,相较于颜色画面,可称作篆刻般的画面。
例如:
灵璧白马纹石、来宾卷纹石均为用以欣赏纹理画面的奇石,皆以纹理凹凸深邃、纹线顺畅、疏密得宜且能形成图案者为上佳之品。
图片
奇石原生状态下的这五个基本元素(石形、石质、石皮、石色、石纹),并非奇石的评鉴标准,不过确是基于奇石本身的客观因素,从多个方面去补足初学者对奇石的审美意识。对于钟情奇石、对奇石有所追求的朋友们,有着极大的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